来源:食品伙伴网
2016年第三季度国家及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共抽检食品85957批次,其中抽检合格样品83748批次,不合格样品2209批次,合格率为97.4%,较第二季度有所下降(第二季度合格率为97.8%)。
一、食品品类分析
第三季度抽检力度较大的四类食品为糕点、肉及肉制品、粮食及其制品、饮料。其中糕点共抽检10581批次,不合格422批次,不合格率为4.0%,主要不合格原因为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,共计183批次,占总不合格的43.5%,微生物超标161批次,占总不合格的38.2%;肉及肉制品共抽检9024批次,不合格145批次,不合格率为1.6%,主要的不合格原因为微生物超标,共计75批次,占总不合格的52.4%,兽药残留超标22批次,占总不合格的15.4%;粮食及其制品共抽检8853批次,不合格35批次,不合格率为0.4%,主要的不合格原因为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,共计24批次,占总不合格的68.5%,生物毒素超标7批次,占总不合格的20.0%;饮料共抽检7479批次,不合格205批次,主要的不合格原因为微生物超标,共计105批次,占总不合格的51.3%。具体抽检食品批次占比见下图1:
图1 抽检食品品类分析图
抽检中发现合格率最低的食品品类是冷冻饮品,合格率为92.6%,主要不合格原因为微生物超标(占比57.9%)、蛋白质低于标准值(占比26.3%);其次是方便食品,合格率为95.0%,主要不合格原因为微生物超标(占比78.2%),其余品类合格率均高于95%。具体抽检结果汇总情况见下表1:
表1抽检情况汇总
序号
|
食品品类
|
抽检数量
/批次
|
样品合格数量/批次
|
样品不合格数量/批次
|
合格率
|
1
|
粮食及其制品
|
8853
|
8818
|
35
|
99.6%
|
2
|
食用油脂及其制品
|
4360
|
4268
|
92
|
97.9%
|
3
|
调味品
|
5287
|
5163
|
124
|
97.7%
|
4
|
肉及肉制品
|
9024
|
8879
|
145
|
98.4%
|
5
|
乳及乳制品
|
2167
|
2162
|
5
|
99.8%
|
6
|
饮料
|
7479
|
7274
|
205
|
97.3%
|
7
|
方便食品
|
972
|
923
|
49
|
95.0%
|
8
|
罐头
|
737
|
732
|
5
|
99.3%
|
9
|
冷冻饮品
|
258
|
239
|
19
|
92.6%
|
10
|
速冻食品
|
1032
|
1029
|
3
|
99.7%
|
11
|
薯类和膨化食品
|
982
|
942
|
40
|
95.9%
|
12
|
糖果和巧克力制品
|
1243
|
1230
|
13
|
99.0%
|
13
|
茶叶及相关制品
|
3338
|
3315
|
23
|
99.3%
|
14
|
酒类
|
5479
|
5274
|
205
|
96.3%
|
15
|
蔬菜及其制品
|
4541
|
4366
|
175
|
96.1%
|
16
|
水果及其制品
|
2462
|
2387
|
75
|
97.0%
|
17
|
炒货及坚果制品
|
1802
|
1725
|
77
|
95.7%
|
18
|
蛋及蛋制品
|
1212
|
1197
|
15
|
98.8%
|
19
|
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
|
55
|
55
|
0
|
100%
|
20
|
食糖
|
591
|
580
|
11
|
98.1%
|
21
|
水产及其制品
|
3743
|
3647
|
96
|
97.4%
|
22
|
淀粉及淀粉制品
|
755
|
721
|
34
|
95.5%
|
23
|
糕点
|
10581
|
10159
|
422
|
96.0%
|
24
|
豆及豆制品
|
1411
|
1392
|
19
|
98.7%
|
25
|
蜂产品
|
1153
|
1106
|
47
|
95.9%
|
26
|
特殊膳食食品
|
1405
|
1395
|
10
|
99.3%
|
27
|
餐饮食品
|
3588
|
3511
|
77
|
97.9%
|
28
|
保健食品
|
1068
|
1054
|
14
|
98.7%
|
29
|
食品添加剂
|
204
|
204
|
0
|
100%
|
二、不合格原因分析
第三季度抽检发现的不合格样品中,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共计711批次,微生物超标555批次,质量指标不合格463批次,标签标识不符合要求220批次。其余不合格原因见下图2:
图2 不合格原因占比
三、不合格防控小贴士
1、微生物超标
微生物超标与食品原辅料、生产加工环境洁净度、工器具设备消毒问题、人员卫生意识、贮存运输销售条件等有关,对于食品生产企业,应该从各个环节进行微生物风险分析,确定关键控制点,从人员卫生意识的提升、原辅料验收、生产加工环境的改善、生产过程的规范、生产技术的提高、贮存运输销售环境的控制等方面降低微生物污染的几率,才能确保终产品微生物指标符合要求。
2、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
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包括超范围、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,主要与企业对于标准不熟悉、配方设计不科学、原辅料带入、加工工艺不稳定有关。企业应严格遵守GB 2760-2014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,科学制定产品配方,注意添加剂的配比和添加量,配料环节准确称重,对于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坚决不予添加,确保终产品的添加剂指标符合国家标准。
3、质量指标不合格
质量指标是与产品质量相关的指标,例如营养成分、产品特征指标等,不合格的发生与产品原辅料质量、产品配方、生产加工技术、出厂检验等方面有关。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原辅料入厂检验制度、供应商评审机制,科学制定产品配方,提高生产技术,加强产品检验,从而提升产品质量。
4、标签标识
标签标识不符合要求,发生的原因一是企业未掌握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(GB 7718-2011)、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》(GB 28050-2011)条款要求;二是配方、配料管理不规范;三是企业为销售利益在标签标识上采取虚假宣传。企业应深度研究标签通则条款要求,科学管理配方,准确配料,标签标识的设计要客观地反映产品真实属性,杜绝虚假宣传。
|